风雨潇潇 2022-04-20 14:58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74516) | 回帖(85)
小引:在进入下一段心路历程之前,先通过一点小片段认识一下小学阶段的我……哈哈小学时候的我,喜欢绑两个小麻花辫,或是扎两个高高的马尾。低年级时,默默无闻,乖巧木讷(虽看着可爱但不是很机灵)……到了四年级的时候,悄然变了一个性格,身上有了一股不服输的劲,性格变得外向、开朗、积极、乐观……那一年,老师在班上选拔运动员,代表学校去乡里参赛。一次课间,老师要求所有女生在课桌上做仰卧起坐。那是我们第一次听说仰
风雨潇潇 2022-04-13 15:52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142380) | 回帖(182)
一场疫情下来,似乎进体制内的呼声越来越高了,但就我个人而言,对追求体制内的稳定工作欲望并不是很强烈。因为从我个人角度看来,体制内的工作条条框框多、规矩多(有点像坐在校园里事事受约束的感觉),一旦入内,相当于失去自由之身,不适合我的性格;但优点是人人口中的铁饭碗,几十年都有人管饭、不用担心失业、老了还有保障,哈哈。。查了查相关资料,进体制内对文凭和年龄也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说,我自己的人生似乎已
风雨潇潇 2022-04-03 14:02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35427) | 回帖(52)
◎我的老奶奶对老奶奶仅有的记忆留在了幼儿时代。那时的她已经是岁高龄了,稀疏发白的齐脖卷发,牙齿也已脱落,靠着牙龈磨食物;有一只眼睛很早就罢工,但腿脚走路还算利索。早年她一人住在那栋老房子里,老房子在大风大雨天经常漏水,天气好的时候爸爸和叔伯们就会去老房子补瓦……她最宠爱的是小爷爷,也许是因为小爷爷是她最牵挂、最放不下的人。小爷爷早年离异,一人生活,老奶奶总担心他不会照顾自己,经常去帮他捡柴火。有
风雨潇潇 2022-04-01 17:11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22427) | 回帖(37)
年初始料未及,集体居家,平常的跨年变成了宅家个月,年春心有防备,陆续居家,平常的跨月变成了居家等待, 年,疫情首战胜利后,陆续顺利复工年,疫情接近胜利后,准备陆续复工却又陆续在封 当年和现在,出门的心情是一样的,谁看谁都像病毒,该怎么形容这奇怪的心情呐,手不敢乱摸,眼睛不敢乱瞟,感觉自己像一个偷空气的小偷,唯独能相信的只有口罩。闲着也是闲着,临时起意,改编几句歌词表达一下心情:有人浪迹江
风雨潇潇 2022-03-30 00:03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43378) | 回帖(101)
小引:因种种原因,这次回忆贴间隔有点长,所以呢,如果有宝友生气可以对着屏幕敲三下作为惩罚(但敲坏不赔,请三思)哈哈。。。不过我相信宝友都适应了我的慢节拍,为了能迅速串起故事情节,一起简要回忆一下前三页:童年幸福的第一页(与爸妈在一起的时光,平淡而快乐)——妈妈悄然离开(离开后发生的生活转变)——我们开始学着长大、独立生活(妈妈年底务工归来、惊喜)上一贴尾声:爸爸说:吃完赶紧上去睡觉,你妈坐了这么久的
风雨潇潇 2022-02-09 10:20 发表在 吃吃玩玩 浏览(29087) | 回帖(62)
年前多场雨夹雪终究没有飘成白雪茫茫的景象久违的太阳突破厚厚的云层洒下一束束迷人的光逮着这难得的好天气开启了春节回家之路……年前婆婆为了年夜饭忙个不停:杀鸡宰鸭拔毛等,这一连套的动作在她手中特别熟练,我们插不上手更帮不上忙(严格来说我就拔了三根毛,准备下手拔第四根时,婆婆连说:不用拔,你去洗手,我一会就弄好了,这……可能是因为爱,也可能是嫌动作太慢,哈哈……我只能停下手上的动作),在婆家的日子除了
风雨潇潇 2022-01-16 17:03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66282) | 回帖(125)
谁家的媳妇她走得忙又忙呀原来她要回娘家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儿喂 小时候我们很喜欢随爸爸妈妈回外婆家。三十年前的乡村,仅有两辆大巴车,每逢过年过节,大巴车周围早早的围满了人,车门一开,一哄而上,为了能占个好座位,我和爸爸先挤上车,挑两个能开窗户的位置,然后把窗子开到最大,妈妈在外面把妹妹举起来往窗户里递给爸爸……十里八乡的人们个个
风雨潇潇 2022-01-06 10:45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71028) | 回帖(104)
经常听人说,夫妻最好不要一起共事,一生气就罢工,哈哈……记得上一贴有宝友提议说,家庭穷,父母应该一起外出务工,等工作稳定父母再把我们带在身边,若真能如此,家庭情况又是另一番情形了吧。因为我们也时常回头想,如若他们能一同共事,为家庭拼尽全力,条件一定比现在好,但他们的志向从来都没有在一条线上。爸爸的工作一直围绕着厨师的范围(做早餐、饭店厨师、学校饭堂、工地伙食等),妈妈喜欢工作环境舒适的地方(工厂
风雨潇潇 2021-12-25 18:34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68431) | 回帖(71)
小引: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用现在的话说,我们过起了留守的日子,爷爷奶奶被迫接过了这个重担,虽然很多的不情愿,但终归是一个屋檐下,不想管又不得不管……①奶奶时常说:这样下去,以后叔伯婶婶们都会有意见(孙子不带 带孙女),因为家族比较大,在记忆中爷爷奶奶没有帮任何叔伯婶婶带过孩子,奶奶有顾忌是人之常情。但那时小,总以为奶奶是嫌弃我们,叨的次数多了,我有时脾气一上来,会生气的说:那就我自己弄饭,不用你管。
风雨潇潇 2021-12-20 11:38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61046) | 回帖(68)
与艾溪湖一路之隔的万象公园,在美丽的蓝天下显得格外的美,太阳公公久了没见我,那是一个劲往我身上晒呀!!哈哈……当然它怎么晒我也觉得没晒够,因为冬日暖阳就是那么惹人爱万象广场,我以为会有几头象为标志物,没想到是一堆石头,层层叠叠的石头~莫非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的意思?宝友们觉得呢石头禁止攀爬一位父亲指着标语对年幼的孩子说:看见没,禁止攀爬,后果自负!那小娃娃说:嗯,我自负!这……这……天空之美,
风雨潇潇 2021-12-12 12:17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58033) | 回帖(70)
“下雨天发贴和逛地宝更配哦” 记得看《一条狗的使命、》的两部电影时,狗狗的几世轮回,和它寻找主人的故事把我感动的稀里哗啦,人与动物虽然语言不通,动物却能听懂人话,有些甚至还可以学人话(比如说鹦鹉,哈哈……) 分享几个与小动物发生过的故事: ①以前的人家,都会养一些鸡鸭或看家犬。记得奶奶也养过一条小狗,我们和邻居小伙伴总喜欢逗它玩。一次,我同妹妹和另一个小弟弟用食物在院子里逗它跑圈圈,小狗越跑越快,那
风雨潇潇 2021-12-07 16:57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66343) | 回帖(103)
小引:妈妈离开的那天晚上,我半夜醒来过一次,她在微弱的灯光下低着头织毛衣。我问:妈妈,你怎么还不睡,好晚了……妈妈回过头轻声说:我过一会儿就睡,你快睡,被子盖好一点……我听话的点了点头又睡着了。①爸爸回到家,听奶奶说妈妈不见了,瞬间眉头紧锁……家里的亲人听说妈妈走了,一个个都前来问情况,我像是唯一“知情人”,姑姑他们都围着我,希望从我身上得到一些“线索。”那时的我才上四年级(而且上学时间比同龄人
风雨潇潇 2021-11-30 15:47 发表在 洪城茶座 浏览(70427) | 回帖(106)
在爸妈那个年代,很多婚姻还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年,爸爸在隔壁县城做小工,遇见了妈妈,经人牵线搭桥,再经外婆把关——这个小伙子看着挺老实、厚道,又是商品粮户口,家里不需要种田,妈妈嫁给他应该不错。按照当时的风俗礼数,爸爸把妈妈娶回了家,妈妈是外婆最疼爱的女儿,她为妈妈准备了当时最出名的嫁妆“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电视机)、各种橱柜、被子等。用妈妈的话说算是风光出嫁,外婆家那边的亲